藝術家與創作

表現內在自省世界     【台北訊】目前作品正參加“中華民國第六屆陶藝雙年展”和台北縣立文化中心所舉辦“新寶島藝術季”的現代陶藝創作者林蓓菁,目前新作在“新樂園”藝術空間做個人第一次個展,希望藉由個展擁有的獨立完整空間,讓作品能有較廣遠的伸展。     這次個展中的特色是將展覽場變成以兩件作品裝置而成的空間。林蓓菁表示,這次作品“#3”和“通道”有如自畫像,闡述生活中存在於內在的種種壓力,是對時間的一種懷疑,對孤寂的感受和苦悶的描述。其中“#3”是由近2000隻瓷馬以規則的方向改變,放置於黑色格狀的禁閉空間中。對於這件作品的創作概念,林蓓菁說,馬是象徵精力旺盛的生命體,具有強悍的自由意志,不受束縛,將牠們放在小而密閉的空間中,表現生命力與陰霾黑暗壓力的對抗。     另一件作品“通道”是由七道陶門所組成的空間。她表示,觀眾可以穿過或行走於陶門之間,體會身處並穿越藝術作品的新經驗,同時聆聽陶片互相撞擊的聲音。組成陶門的每一片陶片是由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的造型而來,因此每一扇陶門都像是語言、意識溝通的門。     林蓓菁的作品一向用小體積的組成元素構成大空間的佔領,脫離傳統陶藝創作的窼臼,曾有人質疑其作品是否還能歸納成傳統陶藝的範圍,對於這一點她認為自己的作品的確不再是單純的陶藝,而是以雕塑的方式,來延伸陶土使用的可能性。     林蓓菁1989年自文化大學美術系設計組畢業,並取得紐約州立大學學位,在美求學期間,作品曾獲得美國“New Ceramics”陶藝競賽首獎,並參加“台灣現代陶藝美、加巡迴展”,創作力豐沛。回國之後便積極從事藝術創作和教育工作,並和21位新興藝術家共組“新樂園”藝術空間。   創作自述   穿越長長的通道,穿越許多聲響與雜音的意識層,將所有聲音拋向後方,到達不曾面對的存在深處的非常巨大,非常沉重的物體。   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張自畫像,是對時間的一種懷疑,對時間在物體表面留下的刻度的依戀,是對孤寂的感受,對苦悶的敘述,每一件物件都是沉重的,訴說一種絕對,令人望而生畏。...